齒輪油泵的齒形可以改變,從漸開線齒形轉變為雙圓弧加正弦曲線復合齒形,因為圓弧齒輪在兩嚙合齒廓間為一點連續接觸,所以不會象漸開線齒形重合度大于1而出現困油現象,從而解決漸開線齒輪油泵因困油現象導致的振動、噪聲、軸承負載增大等現象。
隨著液壓技術的發展,齒輪油泵的連接方式也可以改變,原動機與工作機之間從直接的機械聯接可轉變為采用新型的永磁聯軸器連接。用稀土永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利用磁場可穿透的空間距離和物質材料的特性,進行機械能量的傳送。
齒輪油泵是靠密封容積的變化來實現壓油和吸油的,它由一對齒輪、傳動軸、軸承、端蓋和殼體等組成,密封容積由泵殼體、端蓋和齒廓等形成。當一對參數和結構相同的漸開線齒輪相互滾動嚙合時,其輪齒脫開嚙合的一側。因密封容積增大而實現吸油,輪齒進入嚙合的一側,因密封容積減小而實現壓油。由于輪齒的不斷嚙合,這一現象就連續發生,隨著驅動軸的不間斷旋轉,泵也就不間斷地排出流體。
齒輪油泵的性能參數包含壓力、排量、轉速、流量、功率、速率等。齒輪油泵工作壓力分為低、中、高三個等級,2.5MPa以下為低壓,6.3~16MPa為中壓,20~31.5MPa為高壓。低壓、中高壓、高壓外嚙合齒輪油泵均有不同的典型結構。以外嚙合齒輪油泵為例,通常其壓力≤25MPa、排量0.3~650mL/r、轉速300~4000r/min、大功率187.2kW、容積速率不錯。
齒輪油泵液壓系統的發熱,直接影響齒輪油泵的正常運行,發熱現象所造成危害,主要有以下幾點:
1、工作液體的溫度升高后,使工作液體的黏度下降,泵的泄漏增加,泵的實際流量有所下降。
2、當液壓閥件的閥芯、閥體材料不同、熱膨脹系數不同時,閥芯、閥體之間因熱膨脹而出現閥芯卡死現象,致使齒輪油泵不能工作。
3、工作液體的黏度下降時,使工作液體的潤滑性能降低,液壓元件的磨損加快,加速了元件的磨損失效,縮短了元件的使用壽命。
4、液壓系統及元件的密封件在高溫下變質,彈性變性能力降低,使密封性能降低,甚至密封失效,使泄漏增加。
為了盡量避免上述現象的發生,有些齒輪油泵在使用時間后,不可以不停下來,使系統降溫,從而降低了齒輪油泵的開機率,影響了施工進度。因此,應針對系統發熱原因,采取相應措施,控制液壓系統的溫度,確定齒輪油泵的正常使用。
齒輪油泵是由兩個齒輪、前中后蓋構成兩個封閉空間,當齒輪滾動時,構成真空,將液體吸入,油泵的填料因長期運用已經磨損或填料壓得過松,形成很多的水從填料與泵軸軸套的空隙中噴出,其結果是外部的空氣就從這些空隙進入水泵的內部,影響了輸油效果。
齒輪油泵機械密封安裝問題
1、葉輪鎖母越緊越好。
機械密封泄漏中,軸套與軸之間的泄漏(軸間泄漏)是比較常見的。一般認為,軸間泄漏就是葉輪鎖母沒鎖緊,其實導致軸間泄漏的因素多,如軸間密封墊失效、偏移、有雜質、軸與軸套配合處有大的形位誤差、接觸面破壞、軸上各部件間間隙過大、軸頭螺紋過長等都會導致軸間泄漏。鎖母鎖緊過度只會導致軸間墊過早失效,相反適度鎖緊鎖母,使軸間密封墊始終保持相應的壓縮彈性,在運轉中鎖母會自動適時鎖緊,使軸間始終處于良好的密封狀態。
2、彈簧壓縮量越大密封效果越好。
彈簧壓縮量過大,會導致摩擦副急劇磨損或瞬間燒損;還會使彈簧失去調節動環端面的能力,導致齒輪油泵密封失效。
3、拆修總比不拆好。
一旦出現齒輪油泵機械密封泄漏便急于拆修,其實,有時密封并沒有損壞,只需調整工況或適當調整密封就可泄漏。這樣既避免浪費又可以驗證自己的故障判斷能力,積累維修經驗提升檢修質量。
4、靜環密封圈越緊越好。
靜環密封圈基本處于靜止狀態,相對較緊密封效果會好些,但過緊也是不好的的。一是靜環密封因過度變形,影響密封效果;二是靜環材質以石墨居多,一般較脆,過度受力易引起碎裂;三是安裝、拆卸困難,易損壞靜環。